求“财富与梦想———中国股市1990—2010”一篇2500字的观后感!!!

2024-05-20 04:43

1. 求“财富与梦想———中国股市1990—2010”一篇2500字的观后感!!!

财富与梦想:中国股市1990-2010 


中国股市从它诞生的第一天起,就表现出了不同于国际股市的一个“中国特色”,它牢牢地被控制在政府的“有形之手”中,它的快速发展,是政府大力推动的结果,而它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挫折也可明显地看出政府干预的痕迹。这对政府产生了巨大的考验,而一个最大的考验就是政府如何面对难以驾驭的股市行情。 

  在20年的中国股市发展史上,有过令人眼花缭乱的暴涨,也有过令人坐立不安的暴跌,多少人在暴涨中实现了快速致富,又有多少人因为暴跌而遭遇了沉重的财富损失,而政府同样也为市场的暴涨暴跌忧心忡忡,涨了担心过度投机,跌了又承受着来自社会方方面面的压力,而利用股市的融资功能来为政府中心工作服务又使政府无法摆脱对股市的干预,导致中国股市快速膨胀,而市场化程度却难以提高,投资者的短期行为严重。 

  面对中国股市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危机,政府选择了快速出手,通过“有形之手”去化解一次又一次的危机。充满“中国特色”的股市就在市场这只“无形之手”和政府这只“有形之手”之间的相互博弈中,一步步地走到了今天。 

  1997年7月1日零时,香港会展中心内,五星红旗在雄壮的国歌声中缓缓升起,高高飘扬。就在人们沉浸在香港回归的喜庆气氛中时,一场突如其来的金融风暴席卷了亚洲。一时间,整个香港金融体系风雨飘摇。危机时刻,要不要干预市场,香港特区政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难题。香港素来被称为全球最自由经济体,8月香港特区政府宣布全面救市,这在国际上引起了巨大争议。而争议的实质可归结为政府与市场关系的争论。 

  香港特区政府救市的行为在境外掀起了轩然大波,但是在内地,却没有引起多大的震动,因为在上世纪90年代,内地投资者已经习惯了政府对市场的干预行为。1996年从4月到12月,短短240天之内,中国股市出现了疯狂上涨,投机气氛十分浓厚,狂热情绪弥漫市场。《人民日报》以刊发社论的形式强力干预证券市场。 

  1997年,中国经济成功软着陆,到1999年,中国经济持续稳步发展,但中国股市却持续低迷。中国证监会酝酿的一份推进证券市场发展的文件披露出去后,在当年的5月19日触发了著名的“5·19”行情,《人民日报》再次发表了特约评论员文章,对“5·19”行情表示肯定和支持。 

  2001年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国际惯例被逐步引进了中国股市。但是,中国股市的市场化改革,必须面对的重大问题是,由国家持有的非流通股股权是否能够流通?是否可以减持?这一问题被称作国有股减持。对于中国政府来说,这既是一个历史遗留问题,也是推进市场化改革所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按市价减持国有股的方案让股市大幅下跌,政府的行为似乎违背了市场的意愿,遭到了市场的否定。国务院不得不紧急停止执行国有股减持规定。 

  从2001年到2005年,中国股市经历了一场历史上最长的熊市,但证券公司的改革步伐并没有就此停顿。从2005年起,国有股减持的说法几乎不提,取而代之的是股权分置改革,简称“股改”。2006年,在中国证券市场上发行的股票不再有非流通的标签,中国股市迎来了全流通时代。 

  十年一个轮回,距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十年后,又一次金融风暴来临了。受国际金融危机等因素的影响,已经融入全球的中国经济也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冲击。面对危机,中国政府迅速做出反应,国民生产总值仍然保持了9%的高增长。中国经济这艘大船冲破激流,绕过险滩,依旧行驶。20年的中国股市正是在“计划”与“市场”的对抗与妥协之中缓慢前行,尽管这条道路充满坎坷险阻。 

  20年的时间过去了,在证券市场中,关于“看不见的手”与“看得见的手”的争论焦点,已经不是哪只手该用,哪只手不该用,而是如何“适当地”三个字引发了新的争论,也难倒了经济学家。争论还在继续,在这一争论引发的风风雨雨中,中国股市依旧艰难前进,并将在风雨兼程中,寻找一个最适合自己的答案。 

  第一财经用镜头记录了这一历程,带领我们倾听专家、学者和当事人娓娓道来的讲述,跟随他们的记忆回到20年前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体味当年先行者的顾虑、艰辛与执着。

求“财富与梦想———中国股市1990—2010”一篇2500字的观后感!!!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